Thursday, June 11, 2009

夜奔庙街(2)

看完电影,已是晚上九点。没有老板娘在身旁,我是个自由人了,哪有早归之理?继续找乐子去,于是往庙街进发。



来电影中心时,街道还是冷清的,现在竟摆满摊子,人潮汹涌。呵,原来这里也是庙街的一部分,昨晚我逛的佐敦站庙街,竟延绵至油麻地这里!好长哦!



肚子饿得打鼓,得先填饱肚子才行。少了老板娘的眷顾,我得掏腰包买饭吃。点了最便宜的饭,坐下等待时,抬头望见“艳阳天”“大亨利”等招牌,有点像烟花巷的感觉。这里原本就是有名的红灯区啊!

灯光灿烂,更胜白昼。靡靡之音开始响起。



遥遥相对的两个老伯,不约而同持扇拨凉,既是同行,也可能是同乡,在炎炎夏夜,诉说当年情。

等了半小时,我饿得灰白的脸变成黑脸。向来耐得饥寒的我,最不能忍受别人浪费我宝贵的时间,于是下定决心:走人!来到另一档,先声明要最快上桌的饭,大婶拍拍胸口:“几分钟就好,你先坐下等。”



当当当!!腊肠饭端上来时,还以为是供奉好兄弟的饭(虽然我已饿得像只饿鬼)。三条未切的腊肠,烤焦程度不一,结结实实地看起来非常硬。每咬一口,还得顾忌别人眼光,拜托大婶,你就不能帮我切一切吗?幸好有酱油捞饭,我勉强吃了半锅。蓝色印有 “哈尔滨啤酒” 的壶里装有淡如开水的茶。后来想想,这是最便宜的饭,也就释怀了。

吃饱后,双脚开始有力气了,逛街欲望又起。问问大婶,原来这里是庙街的 “龙头”,那昨晚我逛的佐敦站庙街是 “龙尾” 了。好,就从龙头逛起,逛至龙尾就搭地铁回湾仔。

原来刚才找百老汇电影中心时经过的卖古物的摊子就在榕树头附近,卖的是文房四宝、字画、老照片、古玩、古刀古剑、古董表等。




找到几张 “双妹唛” 卡片,心里狂喜。很久以前就很喜欢 “双妹唛” 图画,尤其是丹凤眼、涂蔻丹,充满古典味的民初女子画像。这些纸牌美人代言香烟、花露水、火柴、日历等商品。有的还模仿 18 世纪洛可可画风,酥胸半露。从服饰中可看出 20 世纪 30 年代的女装变化,单单袖子就有公主袖、喇叭袖、四分之三袖及无袖,正如张爱玲所说的:“一只袖子翩翩归来,预兆形式主义的复兴。” 袖子风情还真耐人寻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