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31, 2010

麻辣火锅和锦里古街



四川麻辣火锅天下闻名,我们当然不会错过。我跃跃欲试,但又怕陷入舌头火辣、味觉尽失的痛苦。上桌的麻辣火锅名副其实,红红汤底像在挑战我们味蕾,也许小余知道大马人的嗜辣程度,总算没有辜负远道而来的客人。



麻辣火锅分为红锅和白锅。红锅是麻辣味,白锅是清汤。我们吃的里面是红锅,外面是白锅,其实算是鸳鸯锅啦!

说真的,大马的麻辣火锅比较美味。但是四川麻辣火锅汤底较多香料,还有厚厚一层麻辣油,哇,看到就有点害怕,还没喝舌头好 像已经刺痛、麻痹了。我不敢喝红锅的汤,只用来涮一涮肉类和菜。有团友不能吃辣,喝了汤后脸部涨红,一下子就吃不下去了。



这里的配料和我们常吃的不同,动物内脏特多,其中这两道配料——鸭肠和鸽肚,让人下箸时犹豫不决。我鼓起勇气夹了,却用很多调味料和着吃下,所以并没有尝到真正的滋味。



从高原回到成都,我们的行程较为轻松了。晚上小余带我们到锦里古街逛。这条人行街道的仿汉建筑和各式各样的小食最吸引人。短短350米的古街,让人看尽四川文化,仿佛回到从前。



人来人往的古街,现代人经过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趣。



我们留着肚子来此大开朵颐,任何小食、川菜都想尝尝,所以每样买一点,大家分着吃。典型四川食物还是油、辣、香兼备,吃得过瘾,但也很快腻。这个摊子的香辣凉糕挺好吃的。





这里还有很多民间艺术表演。皮影戏一开锣就使气氛喧闹沸腾起来,人们驻足观赏。



这些皮影戏人偶美极了。老板说是牛皮制的,所以较贵。



糖画就是用糖作画之意。做糖画的年轻人气定神闲,把糖熔化后用一柄小铜勺舀出在大理石板上“ 画 ” 出一幅幅图画,有栩栩如生的公鸡、展翅欲飞的蝴蝶、昂首怒目的龙,仿佛要从板上走出、飞出或腾云而去。画好后再粘上一根根细竹签,拿在手上即可食用,他们叫“ 糖饼儿 ”。只见画师灵巧的手腕适时地抖、提、顿、放,时快时慢,时高时低,瞬间一幅幅图就完成了,功夫真好!



短短古街很快逛完。遇见 Gary 和 Sue 这对妙夫妻,三人结伴找乐子去。我们闯进一个表演川剧的场所,就开开心心进去观赏了。在大门口有人问我一句话,我没听清楚,就点点头进去了。后来 Gary 告诉我,那人向我要票,见我没反应就问我是不是导游,我竟点点头,所以他们两夫妇就干脆冒充游客跟着我进去了。想想不对劲,四处张望,惊觉这是收费表演,门票要180人民币哪!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若无其事继续观赏。观众老外居多,表演的节目有川剧、变脸、皮影戏、手影戏等。手影戏真让我们惊叹,一 双手竟能变出这么多影像,在音乐伴奏下还能串起来成为一个故事呢!



舞台和桌椅都是依照古时传统而制作的,连侍者穿梭人群中也露了一身本领。为了不打扰其他观众观赏节目,他们可以把面巾从远处抛给要求面巾擦脸的人,而且分毫不差地命中目标。神乎其技!长长的壶嘴也是为了能为中间位的观众添茶,真是设想周到啊!连古时看戏累了找人按摩的传统也还保留,看那洋妇舒服模样,这个侍者的指压功夫必定了得。

看完表演后心情舒畅,三人回到集合地点。我告诉小余去看了表演,小余也惊讶我们竟然能成功混进去。小余问:“ 你就一点也没害怕被人识破啊?”

Gary 说:“ 她根本没听到人家问她要票,就大喇喇进去了,人家以为她是导游,我们两夫妇是游客。” 哈哈哈!占了便宜,当然要大笑三声啦!

Thursday, March 18, 2010

令人心痛的乐山大佛




其实我们是远眺大佛,因为全程都在渡轮上观看。我反而羡慕那些拾级而上的游人,他们从大佛脚下攀上九曲栈道,和大佛近距离接触。



从这个角度,是不是看到仰卧的佛?乐山大佛就在心脏部位。山上的塔又像什么?小余得意地说:“ 这证明了佛是男性嘛!”



乐山大佛高71米,为世上最大的石造佛像。建于公元713-803年,1996年被联合国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武侠电影和电视剧出现多次,感觉一点也不陌生。



有1200多年历史的乐山大佛,在我见到他时,竟是如此落泊!大佛多处已被风化而剥落,脸上布满黑纹,鼻子也变黑了。有无知的游客竟然说:“ 哇,鼻子生了青苔,刚好是三角形,多么相称啊!”



回来找资料,才知大佛遭受空气污染和酸雨侵蚀。酸雨近源来自乐山市工业区,远源是成都经济工业区,还有重庆等工业发达的城市,导致位于四川盆地中心的乐山市,成为中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002年,有关单位将大佛整修一新,可是短短几年后,大佛还是成了过江的泥菩萨,自身难保了!



本想在大佛面前许愿的,可是看到的是大佛无奈的容颜······

中国旅游单位到底明不明白,发展和保护古迹一样重要的道理?

乌木博物馆和毛主席像章陈列馆

小余带我们来到乌木博物馆,事先声明不准拍照。这些天然形成的万年乌木,经不得一点闪光。

乌木,又叫阴沉木,是埋在地下成千上万年的古树形成的。这些古树在地壳活动或山崩洪水的大自然变迁下形成一种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特殊木料。






我们只能拍这个摆在前堂的乌木九龙壁。里面陈列的天然乌木更是精彩绝伦,有浑然天成的乌木奔马,还有精雕细刻的八仙过海、西游记(几乎所有经典情节都雕刻出来了)、红楼梦等,真是叹为观止!

隔壁的毛主席像
陈列馆也同样值得参观。馆内所有图像皆由毛主席人头像章砌成。

我们错过了那个火红的年代,但是历史还是记载了毛泽东这令人又爱又恨的人物的千秋一页。在那个火红年代,红卫兵的红领巾、小红簿,还有别在胸前的毛主席像
,曾经那么风风火火地流行过。现在,千千万万个小像章砌成的一幅幅图像,向游客诉说文革十年的历史。









虚晃一招峨眉山



还真不敢跟人说我到过峨眉山。在黄昏时刻来到山下,最著名的 “ 金顶佛光 ” 、“ 象池夜月 ” 等全看不到,百余座的寺庙,也只来得及去报国寺和伏虎寺而已。在这佛教名山的一夜,晚餐还是吃荤的,真是·······

峨眉山,她就像一个隐士高人,我来到身边,却见不到全貌,只是虚晃一招,见识到她独特的神秘魅力。还是那句(多么痛恨的一句):有机会,我会再来的!



寺庙四周种有高耸入云的楠树,被红墙围绕。坐西向东的报国寺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原名 “ 会宗堂 ” ,后来根据佛经的 “ 报国主恩 ” 而改名 “ 报国寺 ”。



报国寺是峨眉山第一座寺庙,门前的明朝雕刻的石狮威武地守护佛门净地。匾上 “ 报国寺 ” 三字是康熙御题。



金钟,付钱可敲钟三下,我只敲一下,因为里面的僧侣太严肃了,我待不住就跑了。



有金钟就有法鼓,可是今天关闭了,否则我必定打一打鼓的。



报国寺香火鼎盛,善信众多。由于它是峨眉佛教协会所在地,所以也是佛教活动的中心。



小余说寺里供养的老菩萨已经100岁了,很受尊敬的。







寺内的八仙浮雕,人物造型生动,色彩虽简单,可是我很喜欢,总觉得这就是仙界的颜色。











报国寺的左边是伏虎寺,屋顶干净得没一片落叶,据说每天早晨猛虎下山,起风刮走落叶,真神!



大雄宝殿外观。罗汉堂里有500罗汉像,小余叫我们走一圈,选出一尊感觉对的罗汉,然后数至自己的农历岁数,那尊就是你的护身罗汉。

心诚则灵,我默默数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护身罗汉——第二十三尊的 “ 教说常住尊者 ”。此尊者具怜悯之心,立志以智慧使众生获得佛果,因此常住在世间,为大众说佛法。





离开峨眉山前,巴士经过峨眉山大牌坊。“ 天下名山 ” 出自诗人兼教育家郭沫若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