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2, 2010

安澜桥、鱼嘴、内江和外江

都江堰是个浩大工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说分明的。许多导游都花了不少时间讲解。我也在旁偷听。轮到小余讲解时,他就不再重复其他导游说过的,还卯足劲讲得超精彩,不让自己被比下去。哈哈,这个小余好胜得很。

李冰在修筑分水堰时,是抛石头入江建成石堰的,可是连接几次都被洪水冲破。李冰看到当地居民用竹子盖房,受到了启发,便命民工编了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沉入江中。竹笼浸在水中不易腐烂,鹅卵石也不易被冲走,这样终于战胜了急流,筑成了分水堰。



每年修堰时,李冰用一种叫 “ 杩扎” 的工具来筑坝。杩扎是用三根大木桩扎成三角架,然后用装有鹅卵石的竹笼压在底座,让三角架稳固。一排排杩扎横在江上,再打上粘土,就能把水挡住。修堰后,把杩扎砍断,就能开堤,让水流通了。





安澜索桥,又名夫妻桥,建于宋代,横跨内外江,是中国古时五大名桥之一。





桥下岷江水湍急,索桥摇晃得厉害,走时要握紧钢索以免跌倒。以前用的是竹缆,想必走起来更加惊险。



走安澜索桥时,有人故意大力摇晃,顿时惊叫声四起。播音员不时提醒游客过桥时要守秩序,注意安全。





分水堰形状像个鱼头对着岷江上游,因此也叫鱼嘴。鱼嘴把岷江水一分为二,自动调节内江和外江的分水比例,有引水排洪的作用。



这里是内金刚堤,它的南头有个较矮的滚水坝,叫飞沙堰。如果内江水过多,就会通过飞沙堰流到外江去。飞沙堰还有排沙作用,水大的时候,连大石块也能滚走,这种名为 “ 回旋流 ” 的原理在2200年前就被中国人应用了。



这是内江。春季江水小,内江下游田地需要灌溉,上游来的水六成流入内江,四成流入外江。夏季江水大,四成水流入内江,六成流入外江。



这是外江。由于只有少量水流入,因此比外江干枯。



每年清明节,都江堰举办盛大的放水节。这一天,人们拉倒杩扎,开堰放水,两岸人群聚集,欢呼喝彩,祈祷五谷丰收。



图的下部显示堰工砍索,准备推倒杩扎。图的上部可看到小伙子们追逐江水,谁先碰到浪花,全年就会有好运气。



我们来不及到下游的飞沙堰、宝瓶口和伏龙观去,好遗憾!

都江堰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灾区之一。它既然奇迹般的征服过大自然,当然不会就这样湮灭在大自然的威力下,期待它早日重建,再度向人们展示生命力!

二王庙

二王庙是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李二郎的祠宇,背山面水,柏树围绕着庙宇,环境幽静。“ 饮水思源 ” 碑一语点明李冰父子治水的功绩。







古树森森,古庙庄严。





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专家。除了治水,他也修筑桥梁、开凿盐井,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重大贡献。



据说李冰儿子李二郎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二郎神的原型。看,这不就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吗?



二王庙里也有其他历任地方长官的塑像。此人大大有名,他是丁宝桢。不认识?他和宫保鸡丁饭有很深的渊源呢!

丁宝桢当巡抚时,常常微服私访。有一天,他在一家小店用餐,吃到以花生炒的辣子鸡丁,觉得很美味,就命家厨仿制。后来家厨就以 “ 宫保鸡丁 ” 名之。



李冰把治水经验总结为六个字:“ 深淘滩,低作堰 ”,意思是在一年一度的岁修时,挖泥沙要深些,堰顶不能筑得太高。滩淘得深,水流自然通畅,堤防就不必逐年增高。如果不把滩淘深,只顾加高堤防,上游的水位增高了,下游就会发生水灾。后人把这六字刻在二王庙的石壁上。

Sunday, February 21, 2010

伟哉,都江堰!





看到行程表里“ 都江堰 ” 三字,我问领队颜小姐这是什么地方。颜小姐答是个水利灌溉工程。那不就是个水坝?有什么特别呢?我满怀疑问来到了都江堰。

余秋雨认为都江堰比万里长城伟大。巍峨的长城在战争平息后就在尘沙中寂静下来,而都江堰从2200年前至今还在造福人群,使成都平原的农田免了水患,又获得灌溉,成为富饶的耕作区,让四川享有 “ 天府之国 ” 之名。



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最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修建在岷江上。岷江古称都江,所以叫做都江堰。2200年前的战国时期,蜀地(现在的四川西部)常闹水灾,岷江的水流湍急浩大,进入平川就泛滥成灾,加上一座玉垒山阻挡江水东流,往往造成河西水灾而河东旱灾,农民苦不堪言。

当时的郡守李冰决心治理岷江,变水害为水利。李冰实地考察后,动用上万名民工开凿玉垒山,当时没有炸药,民工在岩石上开沟槽,点火燃烧,再浇水让它冷却,一热一冷之下,岩石爆裂,最后把玉垒山开凿出一条20米宽的口子,这就是 “ 宝瓶口 ” 工程。宝瓶口让岷江分出一条支流向东流去,不但可以减少岷江水量,还可灌溉河东土地,这条支流就叫内江。

所以世界一流的水利专家来到都江堰定会甘拜下风的,在古时没有任何机械帮助下,中国人的祖先既聪明又不畏艰辛,早就懂得开发大自然了。

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松潘古城





松潘是阿坝州内最早建置的县,至今已有2300年。以前被称为松州,因城里四周很多松树。松潘是四川有名的边陲重镇,是军事要塞,为了战略优势,朝廷派了很多回族人在此居住,修建城墙,抵御敌人攻势,前后有100年之久。

城墙长6.2公里、高2.5米,不说不知,坚固如铜墙铁壁的城墙是用糯米、石灰和桐油熬制的灰浆粕连勾缝。由于修建城墙工程大,100年了还没修好,因此回族人就没再离开,在此落地生根。



许多商店都是回族人经营,商号以中文和清真文书写。小余说的没错,这里卖的东西比九寨沟便宜,例如项链就比九寨沟便宜一半。

残酷的美丽——叠溪海子地震遗址



1933年,叠溪城发生了7.5级大地震,整座城市在几分钟内笔直陷落,附近21个羌族村寨全部覆灭。结果,形成了这个美丽的海子。面对这幅美景,想到是因地震而造成的,不禁思绪万千。

也许背负着惨痛的回忆,叠溪海子不像九寨沟的海子般婉约妩媚,反而给人一种豁达开朗、无拘无束的感觉。回来后更喜爱这个海子,还真后悔没有以各个角度拍下她的风姿。



这里住的是羌族。除了在叠溪海子旁牵着牦牛供游客拍照留念,羌族也售卖土产和纪念品。羌族妇女个个精炼能干,做起生意来精明得很,要杀价是很高难度的事。



这里的山核桃卖得比松潘便宜,忍了很久的我终于出手,货比三家后向这位妹妹买了。我哄她拍照,她很腼腆,一直不让我拍。后来她忙着做生意,我就偷偷拍下了。





忽然听见一位大叔叱喝:“ 小心过马路!” 大伙儿顺着大叔目光望去,原来这两姐妹看见许多游客到访,喜滋滋地从对面马路跑过来了。她们红通通的脸庞带着甜美笑容,衣着有点肮脏,令人怜爱。

问姐姐几岁了,姐姐答:“ 6岁。” 问妹妹几岁了,妹妹答:“ 7 岁。” 怎么妹妹比姐姐大呢?两人答不上来,只是笑。



我搂着她俩拍照,身旁的羌族大婶说:“ 你给她们吃糖吧!”

我说:“ 我没糖啊!”

“ 那给她们钱也行!”

我愤怒起来:“ 你别教坏小孩!”

问她们有读书吗?她们点点头,我说:“ 要用功读书。”

再见,黄龙再见!

来到出口处集合,最后一瞥,还是觉得黄龙好美。从山上的雪景到山下青葱树林,只觉不虚此行。这一次我比其他团员早到,换我等他们了。我坐在木椅上,悠哉闲哉四处张望,发现一个卖热饮的小摊,竟有酥油茶呢!我高兴极了,赶快买了一杯。装在纸杯里的酥油茶味道不比昨天在树正沟民俗村里卖的好,但我也喝得畅快极了。我买了8袋装的酥油茶,RMB25,回去后要慢慢品尝。





许多游客都在出口处等其他团员。这三人是印尼华侨,左边第一个就是刚才讲电话说没能到五彩池的那位。三人聚在一块就开始讲印尼话了,都在炫耀此趟旅程的奢华,说是昨天搭飞机上来,大概是富商吧,财大气粗。他们看到我们是华人脸孔,以为我们听不懂,却不知我们这群大马人在掩嘴偷笑呢!





谈着谈着,对面的男人嘴巴开始犯贱,逗着女团友们玩,说的依然是印尼话,还得意地说 “ 别人听不懂 ”。坐在一旁的我们嘴角泛起一丝暧昧。结果犯贱男人惹怒了女人,女人抓起雪往他身上招呼,顿时雪花四溅,男人闪躲不及,我们看了好心凉。



九寨沟和黄龙的门票也是中国邮政明信片,离开时可以到邮政局盖邮戳。我在九寨沟是最迟抵达集合处,自然没能赶得及盖,现在来到黄龙当然不能忘啦!盖好后我呵气让邮戳的墨汁快点干,还小心翼翼地把明信片放进背包里。付了昂贵的门票,当然要把它当做纪念品啊!

再见,黄龙。

迎宾池



如果我们是登山进入黄龙景区,迎宾池就是迎接远方来的游客的第一个景点。由于我们是乘坐索道上山,然后步行下山,迎宾池反而成了欢送我们离去的最后一站。



进入黄龙景区的游客一定会眼前一亮,为迎宾池精巧的美丽赞叹,因而对接下来的旅程充满期待和憧憬。对于我这个即将离开的人,9600平方米、350个大小彩池组成的迎宾池以它水质清澈明丽的风貌向我道别,作为这趟黄龙惊艳之旅的落幕。



形状如盆的池子大小不一,水面如镜。池子盛着碧绿、黄绿、浅绿、深绿的水,映着四周林木的倒影,对比成趣。走在曲折盘旋的栈道,欣赏远山近水,眼前一片绚丽,心情不禁激动起来。我知道要向黄龙告别了。





低着头慢慢走向出口处,心里愈发不舍。有个游客边走边讲电话:“ 累死了,不走了,我没能到五彩池那里,反正也看够了!” 我好想把他拉住,说:“ 千万别错过黄龙任何一个池子,快回头再走走吧!” 那人加快脚步,匆匆走了。



如果有机会,我想再来看看黄龙春季、夏季和冬季的景色,虽然黄龙在不同的季节里有着不同的面貌,可是肯定一样令人着迷。

人说 “ 九寨回来不看水 ”,其实这句话也可改为 “ 黄龙回来不看水 ”,对我而言,黄龙与九寨沟相比,其奇观绝景毫不逊色。

Tuesday, February 2, 2010

潋滟湖和飞瀑流辉



有看过绿色的湖水吗?像染了色的湖水是因为长有藻类才呈现出这么漂亮的颜色,潋滟湖还真教人惊艳。

“ 潋滟 ” 是指水波荡漾貌。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潋滟湖,水清澈如镜,令人赏心悦目。






另一处美景是飞瀑流辉在一个高约10公尺、宽约60公尺的岩石上,有十数条白色梯形瀑布自高处流泻而下。瀑顶在海拔3233米,因而形成这幅壮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