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3, 2010

在巨蛋观赏《蝴蝶夫人》

匆匆吃过晚饭,小燕姐带我们赶往国家大剧院观赏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从金台路到地铁站不过十多分钟,却因尖峰时刻塞车近半个小时。我望着巴士外面的车龙,心里着急得很。

赶到国家歌剧院,开演时间快到了,我根本无暇好好欣赏这个著名巨蛋,三步拼作两步钻进了表演厅。歌剧是以意大利文唱的,幸好两旁有电子屏幕显示中文字幕,我们不至于鸭子听雷。


《蝴蝶夫人》描写日本姑娘巧巧桑为了爱情而背弃了宗教信仰,嫁给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返回美国,另娶别人。巧巧桑和孩子一直等待,深信他会回来。当平克尔顿偕美国夫人回日本时,巧巧桑伤心绝望,交出了孩子,自尽了。

这并不只是一部歌颂爱情的悲剧,它其实也嘲讽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伪君子。平克尔顿向好友夏普勒斯承诺一生爱护巧巧桑,但是却没给她合法的婚礼; 包办婚礼的五郎在平克尔顿离开三年后就迫不及待为巧巧桑安排相亲; 原本处处维护巧巧桑的夏普勒斯,对平克尔顿始乱终弃的行为毫无办法,接到平克尔顿的来信也不敢将实情告诉巧巧桑,反而旁敲侧击问巧巧桑如何自处。这些自私无能的男人们将巧巧桑逼入了死胡同,只有女仆铃木不离不弃,在漫长的等待中陪着巧巧桑。

这出歌剧直接采用了日本民歌,更加贴近及生动地刻画了蝴蝶夫人的身份和心理。蝴蝶夫人在第二幕中看到女仆铃木烧香祷告,就嘲讽说日本神明很懒惰,还不如求勤快的西洋神明,令人想起她在新婚之夜告诉平克尔顿,为了追随他,她改信了基督教,不禁唏嘘。接着她对着大海唱出《啊,明朗的一天》,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尔顿乘军舰归来。

终于,平克尔顿回来了,却也是蝴蝶夫人魂断之时。

 

看完歌剧出来,终于可以好好看看国家大剧院了。有人认为巨蛋和附近的人民大会堂和紫禁城格格不入,但我认为北京是个正在前进的城市,应该新旧兼容才是。回头看看巨蛋,椭圆形的外形,以钛料及玻璃片组成,浮在人造湖的中央,在灯光和粼粼水光下,雄伟极了。不管你喜不喜欢,国家大剧院已成了北京地标之一。
真羡慕北京人,政府让人民有机会观赏高水准的演出,也给国内和国际艺术家有发挥才华和献艺的机会。我们买的票是马币40的,座位不太理想,但是能在巨蛋度过一个晚上,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Monday, June 21, 2010

来,去北京!

2008年,我终于去了北京。十几年前念唐诗宋词时,老师总是说:“你们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到中国看看哪!”

中国申奥成功那年,我对一个要好的同学说:“ 真想在2008年到北京看看奥运!” 当然只是说说而已。没钱没闲没旅伴,这个计划几乎早在睡梦中和白日梦中渐渐淡去。

2007年,我接到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佩芬的电话,邀我同游北京两个星期,而且不容我多考虑,因为她和朋友两人就在旅游展,要签下配套了。我惊讶她怎么知道我想去北京,她说:“ 某某说你想去北京,想了很多年。” 某某是我们共同的朋友,也是当年那位跟我很要好的同学。

我急得不知所措,多年梦想就要实现,但是现实中许多问题还待解决:旅费、假期……

在我还理不出头绪时,佩芬又抛出个难题:要我多找一个旅伴,因为要四个人才能签下有优惠的配套。

就这样,我找了同事敏仪,在她犹豫不决时拼命怂恿,说北京多美、奥运多夯、机会多么难得……只为了想圆梦。敏仪说她没旅费,我竟不负责任地说买了机票还怕没旅费吗?只要拼命赚外快就行。结果在几分钟内下了决定,让在我身边一直听我讲电话的家人傻眼。

两个星期后,我去见佩芬和她的朋友小惠,还带了“ 巨款 ”,也就是我和敏仪的机票钱。见到面后,我把钱交给佩芬,还直说刚才等她们时紧张得很,生怕钱被抢了。佩芬懒懒地说:“ 你不会银行过账吗?” 呵呵呵,我想她一定开始后悔选我当旅伴吧?

这次见面,很庆幸发现四人旅行的想法相近,我们都较喜欢静态的活动,尤其喜欢古迹。我预想这是一趟很棒的旅行。

在近一年的等待中,我们分头找资料,再见几次面互相讨论,终于定下13天的行程:10天北京,3天西安。很多人以为我们疯了,去北京还有时间去西安呀?贪心的我们当然分秒必争,晚上乘夜班火车从北京出发,在火车上睡12个小时,早上醒来就到西安了。不但没浪费时间,还免了住宿呢。回程亦然。



2008年5月8日,启程了。前一晚还约了画家出来,交待所有工作,加上几个月来连续赶进度( 否则哪敢请两个星期的假 ?),终于上火,半夜被牙痛折磨得死去活来。

清晨五点起来准备,发现左脸颊微肿,配上一副憔悴的面容,心中懊悔死了:我期待已久的梦幻之旅,怎么是这种开头啊?

灾难继续,在前往机场时,发现落下了相机。充电器、电池、记忆卡都有,就是漏了最重要的相机!恨不得一头撞死算了!北京啊北京!我竟是以沮丧的心情向你飞去!



下午三点五十分到达北京,佩芬的表姐——小燕姐等候多时。我们先到朝阳区金台路红庙,小燕姐的家。安顿好行李后,小燕姐带我们到附近的海外天吃饭,点了一桌的菜。小燕姐挺有意思的,她就专点一些我们不常吃到的,像凉面、凉拌、凉菜、酸梅汤等的。她们可吃得过瘾,我只能嚼一边,吃得辛苦极了。小燕姐知道我受牙痛之苦,大表同情,她说:“ 难怪你吃得特别慢,我还以为你吃饭斯文呢!” 嘿,小燕姐,若是平时的我,早就狂风扫落叶,桌上的菜所剩无几了。

小燕姐带我们去买西安的火车票,北京处处有代购机票、火车票的公司,我们很快买了人民币256的票。这是夜班火车,只有上铺,可能会睡得辛苦一点,可是我们为了省钱,也只能买最便宜的票了。

Tuesday, May 4, 2010

最后的精彩

天色渐暗,我们离开望江楼去欣赏川剧。票价是人民币55元,就不知和我昨晚闯进去看的霸王川剧又如何?



《 芙蓉国粹》川剧表演是从2005开始,至今是各旅行团游客必看的节目。虽然我看了霸王戏,但是当时距离舞台较远,所以现在可要好好再仔细观赏一次。





最让人期待的当然是变脸、喷火。有男变脸、女变脸、男女一起变脸,连木偶也懂得变脸!感觉上人变脸已是很高难度,现在还要让扯线木偶自己变脸( 通过木偶的双手更换木偶的脸谱),简直是神乎其技啊!也不知演员们苦练了多久。最精彩的是木偶变脸后还会喷火,太厉害了!



折子戏 “ 三英战吕布 ” 热闹登场,可是几乎没什么对白和情节,一开始就是打打打,打到结束。我有点好奇,折子戏是否没对白?

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中间那个应该是刘备,右边红脸的是关羽?那张飞怎会是白脸?没有剧情没有对白,只有靠猜的了。还有,有吕布,怎么没有貂蝉?难不成这戏只是做给鬼佬看的?我们这些熟读三国的看得还真不过瘾。



舞台上,三面绣着“ 刘 ” “ 关 ” “ 张 ” 的旗帜拥着三英,还有士兵助威呢!



“ 皮金滚灯 ” 是川剧里的一门经典绝活,好笑、精彩,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有点像小丑的男角除了搞笑,还要翻滚做出高难度动作,一点也不容易。



故事讲述一个名叫皮金的赌鬼,一晚输了精光回到家,被老婆逮住了。老婆好凶,要惩罚皮金。可是惩罚的方法也真怪,她让皮金头顶一盏油灯,然后要皮金钻凳子。正面钻后倒着钻,还要双手撑在凳子上“ 打秋千 ”,任凭皮金如何翻滚,就是不准弄熄头上的油灯。

好个皮金,他腰力可好着呢,四肢协调能力也非常高。皮金左右移动,上下打滚,头上油灯稳如泰山。最后两口子和好,大团圆结局。



其他表演有手影、昆腔,和我昨晚在锦里古街看的没两样。看完表演,吃过晚饭,我们就赶往机场回国了。

四川,我总算多认识了一些。那种软绵绵的四川话,尾音总是第二声,听起来好像在撒娇似的。四川辣妹子好美,懂打扮,做事利落,讲话爽快,我向那些女售货员常说的就是:“便宜一点嘛,你这么美!” 绝对不是因为要减价而说的客套话,是真心的,她们真是得天独厚的美丽!

当然四川风景也是独特的美丽。小余说海拔偏高的地方就能孕育出最美丽的风景。他说最美的是新疆,四川是第二。

蜀道难,我们走过了。再见,四川。

Monday, April 5, 2010

望江楼、薛涛井

小余带我们去的最后一个景点是绕有中国传统风味的园林——望江楼公园,就在成都东门外锦江边。原名东郊公园,后来面积扩大了六倍,改名为望江楼公园。

唐朝女诗人薛涛曾经旅居此地,也葬在此处,为了纪念她,人们种了丛丛幽竹。因此,旅客沿途可以看到苍翠的竹林,有古竹,也有新竹,都有注明品种名称,有些在别处还看不到呢!



如此幽静的环境,自然吸引不少人到来。远处有人打太极,我忙走前去看。



师父看到我拍照,更耍得虎虎生风呢!



竹荫深处设有茗座茶圃。我们都想在此逗留,享受片刻宁静。



公园里有薛涛像和她题的诗。薛涛是唐朝少见的女诗人。她留下了诗集,但是诗名不算高,毕竟唐朝有名诗人太多了。小余说薛涛和元稹相爱过,我马上想到元稹的《莺莺传》这部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猜想薛涛就是崔莺莺的原型。薛涛和元稹只相爱一年,但是思念了他一生。元稹离开成都回到京都后就恋上别人,把她逐渐忘了。张生的 “ 始乱终弃 ” 也可用在元稹身上。



薛涛遗迹还有薛涛井和浣笺亭。唐朝时,四川造纸业发达,成都一带有很多造纸人家。薛涛采用了乐山所产的胭脂木,掺和云母石粉,并用一口井的优质井水,制成一种桃红色的笺纸,用来书写诗句。后来这种笺纸传开了来,名为 “ 薛涛笺 ”, 那口井被称为 “ 薛涛井 ”。今天,薛涛笺已有各种颜色,成了成都特产之一。

元稹离开后,薛涛曾经用这种笺纸写诗给他,其中
《寄旧诗与元微之》就有“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的表白。





临江而立的望江楼在装修中,被重重铁枝包围,大家失望极了。我连拍照的欲望都没有,便登上另一座小楼,倚着栏杆远眺江水,遥想落寞的女诗人。



到处可见薛涛的踪影,但是并非每个人能找到。我和Gary夫妇再度离队寻找女诗人,最后在丛林后的空地遇见她。不久小余也带队来到,还笑说找了好久呢!







薛涛纪念馆关门了,就算有开放,我们也没机会进去参观的,因为我们就快离开,去看川剧表演,然后吃过晚餐就上飞机回国了。这是我独自一人找到的,其他人早意兴阑珊,归心似箭了。纪念馆外的薛涛雕像表情、姿态都和之前看到的不同。我为她拍了几个特写,才依依不舍离开。

Friday, April 2, 2010

喝喝茶,打打麻将

在大家挣扎着逃离道士们的魔掌时,我和几个脚下抹油的团友已经溜出来,到与青羊宫一墙之隔的文化公园赏花去了。这里正举行国际野花展,而且入场免费,真不明白小余干吗不带我们来这儿,反而把我们送进挂羊头卖狗肉的道观去。还没走多久,领队颜小姐找我们来了,不准我们擅自离队,我们心不甘情不愿地到集合点去。



文化公园外的露天茶座。成都是用茶来滋润的城市,哪里都有人在喝茶。成都是全世界最多茶馆、出产最多款茶品的地方。喝茶的人悠闲地坐在竹椅上抽烟、谈天,一派从容优雅,仿佛不理世界正在转动似的。如果我是自助旅行,一定会坐下喝喝茶的。忽然幻想在古代,这家茶馆还有说书人拿着长竹板在敲打,说不定还有唱川戏的呢,那才叫热闹!再想想古时名人雅士为了避世,也常在茶馆高谈阔论,饮茶助兴,茶文化就这样慢慢地融入了中国人的骨子里。



去望江楼途中,经过一片竹林,听见麻将的声音。从竹林空隙望进去,哇,近百桌的人在搓麻将!想像在我们国家一百人在公共场所搓麻将看看!第二天报章头条就有一百个光头的。哇哇哇,真受不了!

小余说这在四川根本不算什么,茶和麻将本来就是成都人安逸悠闲的主要文化呀!而且成都人打麻将也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开始时四人一起打,分出胜负后输最多的退下,剩三人打。输者再退下,剩两人对决,最后幸存者胜利。这种打法有个名堂,叫 “ 血战到底 ”。看,连打麻将都像拿命来拼,你敢说成都人只是纯粹打打麻将打发时间吗?那已是一种文化,他们认真看待并保留下来了。

Thursday, April 1, 2010

青羊宫



青羊宫是中国有名的道观,冲着老子的脸我也一定要去看看的。据说老子曾给一位真人讲道德经,讲到一半老子有事先走,并约在千日后在成都青羊肆相见。果然一千天后老子来了,继续给真人讲经。





青羊宫建筑多,雕像多,供奉的神仙、真人、大帝也多。接待我们的道姑不苟言笑,向我们讲述冗长的道教历史,也说明一些占卜知识如六冲四合三旁冲、五行、方位什么的,马上引起师奶们的兴趣,大家拿出笔记本猛抄。讲解的道姑端庄又道貌岸然,然而我也瞥到一些道士衣衫不整、发髻蓬松地走来走去,有的还大打呵欠,于是开始感到有点不对劲。



造型典雅的八卦亭是青羊宫的标志之一。飞檐栏杆上可见许多精致的吉兽雕塑,石柱上雕有栩栩如生的龙,气势磅礴。据说在八卦亭快要竣工时,柱上的龙要飞上天去,结果被月亮真人发现,施展神拳把龙定在柱上,并留下拳印。



十二生肖雕像。





八卦亭对面的三清殿前有一只集合了十二生肖特征的铜羊,分别有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腹和猪臀。游客们争相抚摸以祈求得到好运。




之前感到不对劲的感觉终于得到证实了。道姑讲解完毕,带我们到一个房间里,里面已有几个道士等待,一见到我们就叫我们算命、点油灯、上香,收费不菲。我笑笑婉拒就逃 之夭夭了。当然也有不少人留下。







独自寻找老子踪迹,老子诞生台和讲经台遍寻不获,倒看到了巨大竹简上的道德经。大学念过的道德经已经飘渺不知所踪了,只好站定,好好温习一番。

在春熙路的一个夜晚

春熙一条街,这条街啥特别?这是成都最繁荣的商业街。我们离开锦里就来到这里。晚上来当然看不到白天熙熙攘攘的情景,但是许多商店还是营业,一条街在各色霓虹灯照耀下还是让人感受到它的热闹奢靡。

春熙路是成都有名的人行步道,就像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吉隆坡的茨厂街(?),来到成都就一定要走走的。




据说这里除了是时尚中心,也是美食天堂。我们来到时,有名小食如锅魁、龙抄手、钟水饺、夫妻肺片等全关门了,只好买了一根黑色玉蜀黍咬着吃。黑玉蜀黍较有粘性,吃起来很不习惯,而且不撒盐不涂黄油,味道淡了些。

晚上行人稀少,我们也放慢脚步闲逛。团友去找厕所了,我闲着没事就看地上的浮雕,描述了百年前春熙路人民生活样貌,有百货商店的广告、
穿着时髦的妇女、民众在剧场欣赏京剧等情景,我看得津津有味。团友回来后,我提醒他们别只往前看,偶尔低下头,就会发现脚下的历史掠影。









彩色玻璃不只是讲究美感,也像在讲述这个城里的故事。望着这些画面,就尽情想象吧!



巷子里另有风光。灯光下,这座建筑看来好美。原来是基督教青年会。



巷子的墙上尽是历史照片,这是40年代的春熙路。春熙路在1924年被命名的,是接近百年的老街了。它是繁荣热闹的商贾之地,也曾是官府、军阀管制之地,在历史洪流中未曾感到寂寞。后来人们根据老子《道德经》里的 “ 众人熙熙,如登春台 ” 为它取名为春熙路。看到这些旧照片,可以想象百年以来这条街的辉煌。



历史巨轮不断前进,旧与新也必须交替。

Wednesday, March 31, 2010

麻辣火锅和锦里古街



四川麻辣火锅天下闻名,我们当然不会错过。我跃跃欲试,但又怕陷入舌头火辣、味觉尽失的痛苦。上桌的麻辣火锅名副其实,红红汤底像在挑战我们味蕾,也许小余知道大马人的嗜辣程度,总算没有辜负远道而来的客人。



麻辣火锅分为红锅和白锅。红锅是麻辣味,白锅是清汤。我们吃的里面是红锅,外面是白锅,其实算是鸳鸯锅啦!

说真的,大马的麻辣火锅比较美味。但是四川麻辣火锅汤底较多香料,还有厚厚一层麻辣油,哇,看到就有点害怕,还没喝舌头好 像已经刺痛、麻痹了。我不敢喝红锅的汤,只用来涮一涮肉类和菜。有团友不能吃辣,喝了汤后脸部涨红,一下子就吃不下去了。



这里的配料和我们常吃的不同,动物内脏特多,其中这两道配料——鸭肠和鸽肚,让人下箸时犹豫不决。我鼓起勇气夹了,却用很多调味料和着吃下,所以并没有尝到真正的滋味。



从高原回到成都,我们的行程较为轻松了。晚上小余带我们到锦里古街逛。这条人行街道的仿汉建筑和各式各样的小食最吸引人。短短350米的古街,让人看尽四川文化,仿佛回到从前。



人来人往的古街,现代人经过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趣。



我们留着肚子来此大开朵颐,任何小食、川菜都想尝尝,所以每样买一点,大家分着吃。典型四川食物还是油、辣、香兼备,吃得过瘾,但也很快腻。这个摊子的香辣凉糕挺好吃的。





这里还有很多民间艺术表演。皮影戏一开锣就使气氛喧闹沸腾起来,人们驻足观赏。



这些皮影戏人偶美极了。老板说是牛皮制的,所以较贵。



糖画就是用糖作画之意。做糖画的年轻人气定神闲,把糖熔化后用一柄小铜勺舀出在大理石板上“ 画 ” 出一幅幅图画,有栩栩如生的公鸡、展翅欲飞的蝴蝶、昂首怒目的龙,仿佛要从板上走出、飞出或腾云而去。画好后再粘上一根根细竹签,拿在手上即可食用,他们叫“ 糖饼儿 ”。只见画师灵巧的手腕适时地抖、提、顿、放,时快时慢,时高时低,瞬间一幅幅图就完成了,功夫真好!



短短古街很快逛完。遇见 Gary 和 Sue 这对妙夫妻,三人结伴找乐子去。我们闯进一个表演川剧的场所,就开开心心进去观赏了。在大门口有人问我一句话,我没听清楚,就点点头进去了。后来 Gary 告诉我,那人向我要票,见我没反应就问我是不是导游,我竟点点头,所以他们两夫妇就干脆冒充游客跟着我进去了。想想不对劲,四处张望,惊觉这是收费表演,门票要180人民币哪!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若无其事继续观赏。观众老外居多,表演的节目有川剧、变脸、皮影戏、手影戏等。手影戏真让我们惊叹,一 双手竟能变出这么多影像,在音乐伴奏下还能串起来成为一个故事呢!



舞台和桌椅都是依照古时传统而制作的,连侍者穿梭人群中也露了一身本领。为了不打扰其他观众观赏节目,他们可以把面巾从远处抛给要求面巾擦脸的人,而且分毫不差地命中目标。神乎其技!长长的壶嘴也是为了能为中间位的观众添茶,真是设想周到啊!连古时看戏累了找人按摩的传统也还保留,看那洋妇舒服模样,这个侍者的指压功夫必定了得。

看完表演后心情舒畅,三人回到集合地点。我告诉小余去看了表演,小余也惊讶我们竟然能成功混进去。小余问:“ 你就一点也没害怕被人识破啊?”

Gary 说:“ 她根本没听到人家问她要票,就大喇喇进去了,人家以为她是导游,我们两夫妇是游客。” 哈哈哈!占了便宜,当然要大笑三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