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1, 2009

尖沙嘴文化之旅



由于来香港之前已做了功课,因此轻易地认出了钟楼和香港文化中心这两个地标。大前天是夜访,今天在白昼才看了个清楚,这里少了霓虹灯,却多了几分人文气息。

在尖沙嘴码头看到震撼人心的一幕:一群法轮功信徒静坐示威,布条上写着:“大家齐齐来退党”“退出共产党”,还展示许多中共虐待法轮功信徒的血腥照片。我边看边想,如果这种情形在大马发生,相信他们早在内安法令下被捕了。



钟楼,近看远看两相宜。



从文化中心的走廊石柱间看钟楼。

和老板娘分开行动,她去购物,我自己找乐子,两人约定傍晚在海滨集合看八点的“幻影咏香江”。



香港文化中心似金字塔的设计,线条简单,有种务实之感。

我先去香港文化中心,《红楼梦》舞台剧已在三点开演,无缘看到有点可惜。幸好还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正在上演,英文台词深奥,听不懂,只能欣赏演员生动的表情。由于台前挤满观众,个子矮的我只好乘手扶电梯上上下下地看,还发着抖拍照。工作人员示意不准拍照,因为闪光灯会影响台上演员,我致歉后收好相机。



《威尼斯商人》没看完,我就匆匆赶到香港艺术馆去买票。一到那里,心中叫苦,人龙已排得长长。天哪!忘了今天是星期六,香港人扶老携幼来看故宫国宝啦!冒着汗排队买票,太阳毒辣得很。忽然听见前面阿伯大骂:“什么?不能看?我们等了那么久......” 原来“清明上河图”每天只限一定数量的人观赏,今天已满额。我失望极了。工作人员安抚我们,说虽不能看真品,可是还可看展览厅外放映的影视光盘,听听有关此画的说明和各界专家对此画的看法和研究,望梅止渴一番。更何况还有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晋唐宋元书画呢!唉,无鱼虾也好,反正我是来看书画的嘛,还是买票进场吧!



香港艺术馆外的赵佶“楷书闰中秋月诗帖页”,书法秀气,我很喜欢。

我租了耳机,边走边听。由于人实在太多,排了半个小时只看到两幅作品。后来改变策略,不顺序地看,专找人龙较短的排,果然看得比较快。在等待的时候,蛮折磨人的。有些人欣赏好久好久,后面的人拉长颈项等得流口水了,他还没移动脚步的意思。有的像在看美女,眼睛瞪得大大地,口中念念有词。有个爸爸抱起孩子,让孩子把帖子的字一个个念出,差点气得后面等待的人吐血!唉,虽说欣赏艺术无罪,可是站得腰酸背痛的我还是埋怨,因为快要撑不下去了。有几位乐龄人士想插队,工作人员忙阻止。老人家很委屈:“我们应该有优待啊!站了那么久,脚都软啦!” 可是工作人员还是有礼貌地请他们排队。结果他们拂袖而去。那边厢,观赏 “清明上河图” 的人气冲冲地出来:“一组十几个人,只限看五分钟,还没看清楚就被请出来了!” 又累又饿的我终于投降,只好听着耳机、读着目录,把全部作品一一 “欣赏” 完。来时满心期待,去时丝丝遗憾,人龙太长,时间太短,这就是我的心情写照。

来到展览厅,正放映 “清明上河图” 光碟。我在一旁坐下,边看边按摩双脚,顾不了仪态了,因为两脚痛得近乎麻痹。

原来一幅描绘北宋清明时节漕船初航的民俗画,竟道出了一千年前的繁华事,一笔一捺绘出当年东京点点细节。单单动物就有九十多种,包括当时罕见的双峰骆驼。北宋东京人民生活及行业也出现画中,有理发的、卖烧饼的、补鞋的、抬桥的、甚至讨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和生活。我在书展买了 “清明上河图” 珍藏套装,回去好好欣赏回味。

看完光碟,将近六点半,离和老板娘约定的时间还有半小时,我斜躺椅上,拿出相机和笔记本做笔记,整理思绪。疲惫渐渐占据全身,在静静的一个角落,在适中的空凋下,我沉沉睡了一觉。

醒来时,已过七点,赶紧到海滨去看 “幻彩咏香江” 音乐汇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