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5, 2009

古今建筑漫游——中环(3)

香港渣打银行



Sid 说身为建筑师, 渣打银行 一定要介绍。这是实验性建筑物,全幢采自然光,白天用反光板采光,不需用电灯(当然阴天和夜晚例外)。以砌建方式建成,像积木般的建筑法,便于随时迁移。当年英方与中方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英国人不甘心把如此先进的建筑留在香港,打算谈判破裂后把整幢建筑搬迁到伦敦去。我忙问:“结果呢?有没有移走?” Sid 没好气地答:“当然没有啦!要不然我们现在就看不到这间银行了。”我这才察觉失言,不禁尴尬地笑。

Sid 带我们进去参观,并嘱咐我们不能拍照。里面光线充足,真的没开一盏灯。突然觉得脚下传来寒意,原来空凋就安装在地下。Sid 说这是环保式建筑,气流由下而上会传播得更快,更节省能源。

我正在赞叹,Sid 却不以为然:“都说了,这是实验性建筑,其实并不实际,成本也太高了。”

还是那句:建筑师的评价和平常人不一样。

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HSBC Headquarters)

在汇丰银行总部的大门前,Sid 叫我们向前方眺望,那里是皇后像广场。皇后像广场占地很大,对以商业区和金融中心为主的中环区来说有点浪费。Sid 叫我们想想为何皇后像广场至今未被拆除,以发展作商业用途?我们当然猜不着。

原来在 汇丰银行 买下这块地时,香港政府有明文规定:凡买下一块地后,该地方圆一百公里都属地主所有。因此,皇后像广场正属于汇丰银行 的范围内,而 汇丰银行 也承诺保护这个具历史性的地标,皇后像广场才得以保存。

尽管称为皇后像广场,却不见皇后像。原来日本占领香港后,把广场所有的塑像运回了日本。战后英政府向日本索回,可是也没运回香港,而是保存在伦敦。没有了塑像,“皇后像广场”的名称还是沿用至今。Sid 说这里还可看到战争的痕迹,汇丰银行总部大厦大门两侧的石狮上就有累累的子弹孔。


长江大厦



李嘉诚产业。以不锈钢(Stainless steel)为支柱,内有七彩光纤,夜晚光纤发亮,形成美丽的夜景。旁边有个有假山瀑布的长江公园,名字很亲共。

我说:“李嘉诚真好哇,建个公园给民众用。”

Sid 说:“那是因为他提出了条件,要特区政府准许他建更高的楼!”语气尽是讽刺。难怪这个公园显得冷清,看来香港人不太领情呢。

中国银行大厦(中银大厦)

1990 建。我以为要向贝聿铭致敬,非得到法国罗浮宫或至少杭州博物院不可,却万万没想到抢先在香港和他相会了!

368 米高,在远处也拍不完全貌,只得分三个部分来拍。贝聿铭,他的风格还是那样,偏爱几何形状设计,干净利落的简明线条,从不管三尖八角的设计会破坏中国人的风水。事实证明银行业靠的是实力,现在中银已取代汇丰银行,成为香港最大银行。




上部



中部



底部

底部这几块黑色石头是否似曾相似?
远远望见这堆石头,心中早已有数。走近一看,果然是台湾艺术家朱铭的雕刻作品,由某人买下转赠中银。双铭都是我欣赏的人,他们的作品在香港相遇了,也算是有缘。我想象他们俩相望,轻轻说了一句:“哦,你也在这里!”

进去参观,竟然用天井采光。想起渣打银行的采光板。Sid 说同是银行,中银比渣打银行的建筑成本便宜了 15 至 16 倍!两者立见高下。

花旗银行的风水阵



中银斜对面的花旗银行以一身巧克力色呼应中银的银蓝色,中银清晰的影像投影在它身上。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花旗银行,只从高处俯瞰地面。

Sid 指着这几块石头说:“这是花旗银行的风水阵。每一年风水师会根据当年运程移动并调整石块的位置。”若不经他这么一说,我还以为是哪个缺德家伙乱丢石头呢!原来是内有乾坤哪!

我问:“那这风水阵有让花旗银行业务蒸蒸日上吗?”

Sid 想想道:“我也不知道。”

刚才不是说了中银是第一大银行吗?看来风水阵还是不敌喝洋水的贝聿铭。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大厦



1979 年建。龙应台说过这是香港最丑陋的建筑物,在中环区更显得格格不入。我想大概这是中共的象征吧?

上大下小的设计使它具备反恐作用(敌人只能从窄小的入口入侵。)Sid 说中方将陆续将三军移到此处,到时它就是真正的军事总部了。


后记
古今建筑漫游终告一段落了。整个行程有点匆忙,且考验脚力。有点累,但很充实,好像阅读了中环区的历史,也对香港著名建筑有更深的认识。这些历史建筑印证香港百年岁月洗礼,保存了许多传统风貌,是香港珍贵的瑰宝。走在其中,我细细缅怀旧时风华,也感受到现代化的冲击。

我问 Sid:“如果今天只有一人来,你也愿意带队吗?”他说愿意。这个活动每个周六举行,由香港建筑协会会员义务主讲。忙碌的香港人愿意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实在令人钦佩。

凑巧这个活动和另一个也是免费的活动——“鸭灵号”同日同时,让我错失乘搭“鸭灵号”帆船欣赏海景的机会。没办法,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惟有寄望下次了。

回到香港规划及基建展览馆,Sid 要求我们填写调查问卷。其中有问若此活动收费,你愿意付多少?我心想完蛋了,这个活动迟早要收费了,我们穷人旅行多么希望参加这种免费又有意义的活动啊!

走出展览馆,渴得像条吐舌小狗,忙找水喝。坐在大会堂附近公园的石椅上休息,发现这些石椅中间有各种形状的纸牌,有人形如儿童、少年、老人等,做出打太极、逗猫、做运动等的动作,为冷清的公园增添生气。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