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5, 2009

长海

九寨沟是在70年代由一群伐木工人发现的人间仙境,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落而得名。为何把湖泊称为 “ 海子 ”?据小余的说法,四川是盆地,人们没看过海洋,就把绿蓝湖泊称作海子。

九寨沟的景点多数集中在呈 Y 字形的三条主沟--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查洼沟内。观光车先到达树正沟,可是小余劝我们直达上游的
则查洼沟才下车游览,然后一路往下走,就会更轻松。小余安排的旅程是倒吃甘蔗式的,所以我们到四川第二天就上了海拔3000米的九寨沟。

则查洼沟下车,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长海。其实心里有点小失望,因为看不到红色秋叶。小余说如果我们两个星期后才到,满山都会是红叶。我们正感可惜时,他又说如果晚来两星期,黄龙可能因下大雪而封山,我们会不得其门而入。这个小余还真会见风转舵呢!




坐落在则查洼沟的尽头的长海,是九寨沟内最大的海子, 长7.5公里,水深80-100公尺,据说就算长时无雨,湖水都不会干涸。长海位于最高处,成了山脚下的水源,所以又称“母亲河”。据说长海古时是冰川,水源永流不尽。



长海湖水深蓝色,四周峰峦在深秋蒙上初雪,寒气逼人。



这里的灌木丛是极珍贵的古老树种,有一亿年的历史了,值得仔细观赏。和尼斯湖一样,这里也有水怪的传说,究竟属实还是为了增添其神秘色彩则不得而知了。

下次再来一定要找到长海北侧湖岸的独臂老人松。据说这棵松树一侧树身枝叶繁茂, 另一侧树身则光秃秃,所以有 “ 独臂老人松 ” 之名。也有旅游书称这是一个为救少女而被恶龙咬掉手臂的猎人的痕迹。有机会到长海去的朋友们,一定要探望他啊!





进九寨沟,用挤的!



终于来到九寨沟的入口处了!2007年10月15日(星期一)这天,九寨沟迎来了13000个游客。看到长长人龙,心中叫苦。游客只可乘搭绿色环保观光车进入景区,游览路程55.5公里。沿途共有22个站,游客可以凭票在任何一个站自由上下车。



虽有武警维持秩序,可是游客太多,还是出现争先恐后的情形。

小余把我们集合在一起,教我们怎样挤上车。我们的目标是全团27人齐上,一个都不能少。首先,一个挨一个排队,当靠近观光车时,后面两人上来,变成三人并排。接着后面两人又上,变成五人并排,在这过程中,要注意不让别团的人插队。

小余很认真地指挥、示范,我们也很认真地听,势必成功完成任务。排队时,我们合作无间,一变三,三变五,真的顺利地挤上观光车。确定了所有团员都上了车,大家高声欢呼!

Tuesday, September 15, 2009

茶马古道


吃过早饭,小余带我们去听茶讲座。主讲者是一位名叫谜玛的羌族姑娘。

来到四川,非要认识藏族历史与文化不可,因为四川是继西藏后最多藏族居住的地方。

四川西部重镇雅安是茶的故乡,以生产边茶而著名。大唐的文成公主把茶带进西藏高原,藏族爱饮茶,不惜以马匹、虫草、鹿茸等换取茶叶。平原汉族需要马匹,于是产生 “ 以茶易马 ” “ 茶马互市 ” 的贸易。雅安每年运送一千万斤茶到西藏拉萨,这条茶贸易路线就叫 “ 茶马古道 ”。

谜玛介绍了玫瑰花茶、桂花茶叶和竹叶青(由左至右)。玫瑰花茶加冰糖会更美味,喝酒后喝可加快行酒效果,可重复泡五次。

桂花茶叶散发桂花香。藏族喜欢桂花香,常常一排茶树一排桂花树相交来栽种。

竹叶青形状像箭竹,喝后可降尿酸,加老姜还可治疗痛风。竹叶青浸泡越久就越香,甚至可泡一天。

谜玛不但讲解茶文化,还教我们怎样喝茶。藏族女生用兰花指端茶杯,男生则不可,会被笑是败家子。喝茶时要吸三口(“品”为三口),甘甜满喉。喝后闻杯底,好茶必定杯底留香。

最后介绍的是普洱茶。许多人以为普洱产地为云南,其实普洱是藏族产品。从四川平原至西藏拉萨需时三个月,茶已发霉、发酵,变成棕色,藏族却发现这种茶更解油腻,还可治疗心血管病,这就是普洱茶的由来。

谜玛说普洱和玉米须一起泡来喝可降高血压和胆固醇。通常第一次和第二次泡的普洱茶不喝。前者为“洗茶”,后者为“醒茶”,第三次泡才喝。

这是还没包装的普洱,茶饼上贴着的蓝色纸张是引票。在古时,引票是一种许可证,没引票就不能经营茶庄。一张引票可换一公斤的茶饼。

包装后的普洱茶饼,上有茶马古道路线图。

这是最贵的普洱茶饼,价格是RMB6800。买者可立功德碑,喇嘛诵经后会把买者姓名刻在碑上。

九寨沟只有小学,而且全是希望小学。谜玛说这是茶叶义卖会,所得全数捐给希望小学。今年,九寨沟计划建中学。

虽知这是义卖会,应该慷慨解囊,可是普洱茶饼太贵了。我们问谜玛为何不卖小包装的普洱,只要价格合理,每个团员都会买的。谜玛无奈地笑。最后大部分团员买了RMB80的玫瑰花茶。

街道上的水果摊和小吃摊。小吃摊卖的是五香咸茶蛋,还自称 “ 成都锅魁 ”呢!

带着深深的祝福,与谜玛道别。在路旁等巴士,有团员和校长团碰面,带来的好消息是:九寨沟很美,但黄龙更美!坏消息是:黄龙开始下大雪,可能封山,不让巴士上去。

两个消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唉,听天由命吧!

Sunday, September 13, 2009

杀价双姝

从大剧院出来,已经十一点了,一群游客围着篝火跳舞,我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顺便取暖。很想跟他们起舞,可是双脚冻得难以移动。待身子暖和一点,到处逛逛。这里有很多售卖纪念品的商店,土产饰品衣服刀剑字画,全是藏族风味,心里喜欢,但想起小余说景区商店专门宰人,只好忍住不买。

最后还是买了必需品:用来遮屁股的雨伞(如果下次遇到如厕难题的话)、冷帽和手套,共RMB30。在一家饰物店看到漂亮的手镯,我边挑选边用蹩脚四川话求老板减价,老板只会摇头。来了个大姐,问我便宜吗?我说多买就会算便宜呗,就兴致勃勃替她和自己各选了十个。好啦,两人联手缠着老板杀价,出尽水磨功夫,最后以一个RMB2成交。老板笑骂:“ 拜托了,买了快走,别让其他顾客看到。”

心满意足地出了商店,往饭店方向走,刚才那位大姐朝我喊:“ 喂,你去哪儿?咱饭店在那边!” 我望着她,愣了。

“ 我住这边的饭店。我是马来西亚人。”

“ 哟,还以为是我们团员呢!真不好意思,认错人了!”

“ 没关系,很高兴认识你。今晚咱俩双剑合璧,买到了好东西。你是哪里人?”

“ 广州。”

“ 我们这个团明天去九寨沟。你呢?”

“ 和你一样,明天。也许明天我们会再见哦!”

“ 那好,我们再联手杀价吧!”

两人笑个不停,然后在寒风中道别。



我们住的砌砖饭店,在深秋更显寒冷,可是我就是喜欢它的原始建筑风格,丝毫不在乎那一点冰冷。

小余发飙记

傍晚,快要抵达九寨沟的时候,小余说我们明天才欣赏山水,今晚的节目有大型歌舞剧《九寨天堂——梦幻之旅》。小余极力推荐,说来到九寨沟就该观赏一次。他侃侃而谈,就偏偏不提票价。终于有个团员问到这个关键问题了,只见小余清清喉咙:“ 就RMB180而已,绝对值回票价! ”

整辆巴士顿时静了下来,气氛有点尴尬。小余拿出记事本:“ 来,要看的举手,票要提早订, 这可是国宝级演出哦! ”

有人用马来话交谈了。隐隐约约听到说太贵了,还说曾有朋友提醒这种大型表演不过尔尔,不看也罢。有人说他旅游中国多次,看过太多类似表演,实在不想再看了。大家就用马来话一个传一个,把讯息传开来。

小余虽听不懂马来话,但还是从我们脸上看到了答案。他把脸一沉,声音也相应暗哑起来:“ 大家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旅行,就不要太节俭。人生几何来到九寨沟?看过《九寨天堂——梦幻之旅》才不枉来这一趟嘛!”

看到大家还是没反应,小余开始发飙:“ 没关系,大家有权决定看不看。可是驾车的师傅希望大家反应热烈,让他多赚些小费。山路崎岖,要费多少精神哪,万一师傅精神不济,巴士一头撞向山壁,那可不好了!”

天哪!这是哪门子的威胁啊?大家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为了全体团员性命着想,我和几个从未看过所谓 “ 大型表演 ” 的团员举手订票,立即给钱。

小余显然还不满意,一屁股坐下就不作声了。巴士把一群安静的人载到了饭店。

当晚,我们这几个 “ 救人英雄 ” 来到九寨天堂甲蕃古城大剧院观赏《梦幻之旅》。砌砖的古城在金黄色灯光下显得气派。进场时每人获得一条白色 “ 哈达 ” ,是藏人给予祝福的围巾。

歌舞剧是以白马族的神话故事为主干,穿插歌谣、舞蹈和乐器表演,藏族豪迈开朗的一面展现无遗。

演员们在巨大舞台上呈献精彩歌舞,还有数十只骏马奔腾的场面,绝不欺场。美中不足的是女舞蹈员身穿传统藏服却踩着高跟鞋,有点时空颠倒之感。